作者:溫肇東
創新來自邊陲,學術社群亦是如此。多數的學者終其一生就是去維護與支持主流的典範。管理"科學"至今已發展得非常細緻,處理諸多條件限制下的管理問題,但因受限於"科學"與"價值中立"的迷失,加上在資料收集上的權宜與操弄許多的研究結果已不容易「轉譯」成管理實務上有意義的操作性意涵。
「不用數字的研究」即是瑞麟兄過去十年在「詮釋性」質性研究的成果與心得,雖然他在新加坡的研究與教學多以英文進行,但他還是花了時間,用很流暢的中文寫作,為華人管理學界的理論與實務開了另一扇窗。這是一條人煙較少的路,但他十年走來始終如一,最近主流期刊終於開始注意到,質化研究的豐富性(Richness),可以彌補量化研究,為了衡量與計算的方便,而忽略掉的資訊與情境因素。在論文的評審與接受度上逐漸有些突破,這是包括瑞麟兄在內的質性研究學者之努力成果與貢獻。
對台灣的一般社會大眾、商管學院的學生、及職場上實務的執行者,依賴數字來管理,來自我肯定是很常見的現象。政府治理民生社稷也常依賴成長率、國民所得、以及IMD、WEF排名等數據來表達績效,但這些數學和我們很多實際生活上的感受相去有一大段距離。雖然黃仁宇在「萬曆十五年」中提到沒有數字就無法管理,但大家也都知道管理絕不只是「數字」而已。
本書雖名為「不用數字的研究」,但其概念與主旨其實也可應用在「不用數字的管理」。瑞麟強調研究的真實度、合理度、與批判度,和量化研究強調信度與效度來的取向並不相同。營運作業面的管理當然不能脫離數字,但在組織的策略與創新所依賴的決策則多半牽涉到風險、不確定性,需要綜合性的「判斷」,而判斷則包含了價值觀,不只是冰冷的數字而已。
台灣近幾年來許多學校對個案研究與個案教學趨之若鶩,但要進行一個好的個案研究或個案教學並不容易,首先需要有好的個案,本書對個案的訪談、撰寫及與理論的連結與對話。有許多的建議與案例。學生或讀者要能從一個事件,一個情境中去學習一些管理上的重要原則,本身必需有批判力,歸納的整合能力,演繹的推理能力,而這些能力卻是台灣的教育界較少提供的。過去我們訓練過很多擅於解題的優秀工程師、以及應付挑剔原廠的解決方案執行人員,但要從代工典範升級到能定義新產品、新生活型態的創新思維模式,所需的知識、能力及態度皆會有所不同。「不用數字的研究」是這個典範移轉過程中對我們「換腦袋」很有幫助的一本書,推薦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