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體驗經濟的時代

方素惠/文(國立政治大學EMBA總編輯)

缺點是,這本書的中文版來得有點晚,距離英文版的出版已經四年,對很多人來說,體驗經濟已不是個特別新鮮的概念。

優點是,對於今天仍陷於苦戰、在價格競爭中無法脫身的大多數企業來說,體驗經濟仍然極具啟發。
作者分析,過去產業的發展軌跡,是從初級產品、商品,一直到服務,現在,企業應該進一步往上提升,進入體驗產業。

舉例來說,同樣是咖啡製品,如果你賣的是咖啡豆原料,一大包豆子的價格是幾十塊錢台幣;當它變成較小包的咖啡粉,在零售架上賣,價格就跳升二十倍;當它放在星巴克或者五星級飯店的咖啡廳,價格則跳升一百倍以上。因此,當企業讓自己往價值階梯上向上偏爬,越能夠有機會贏得長期的勝利。

在體驗經濟裡,消費是一個過程,但是體驗的記憶會持續留下來。於是,賣場變成舞台,服務變成表演的一部份。當員工在顧客面前開始工作時,一場戲劇表演就開始了。迪士尼和主題餐廳是最明顯的例子;在台灣,正日漸蓬勃的民宿,也反映消費者尋求的,不再只是五星級的服務,而是希望留下難忘的經驗。

在這裡,企業的重點不是問顧客,「我們做得如何」或「你需要什麼」,而是努力追求「你記得什麼」。
令人好奇的是,當體驗到達盡頭,下一個向上移動的階梯,會到達哪裡呢?書中提出的答案是轉型(transformation)。看看今天各個大學EMBA課程的大受歡迎,看看健康俱樂部、美容中心如雨後春筍地崛起,顧客需要的,不只是娛樂經驗,還有美、教育、學習、成長。他們希望被轉化。

就像體驗經濟的概念,可以在任何產業發揮,轉型也可以出現在任何產業,只是今天這些企業仍然自認為是產品或服務業。

例如,賀軒卡片公司(Hallmark)原來應該是個產品經濟的公司,它賣的是卡片。但是近年來,它的商業部門卻快速成長。這個部門專門為企業提供卡片,來激勵士氣或促進溝通。賀軒的設計小組會幫助公司評估他們的需求,然後規劃出客製化、可適用於不同場合的卡片。由於目標是改變員工的工作態度,賀軒不把它們當成普通商品銷售,而是作為虎管增進員工情感交流,和建立企業文化的工具。於是,賀軒卡片便成了轉型企業。
書中提出:

如果你就原材料收費,你就是初級產品企業;
如果你就有型產品收費,你就是商品企業;
如果你就你的活動收費,你就是服務企業;
如果你就你與顧客相處的時間收費,你就是體驗企業;
如果你就顧客所獲得的成就收費,你就是轉型企業。

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很慶幸自己從事的不是產品或服務產業,而是在轉型產業。我們努力的,不是為了提供一本印刷精美的雜誌,也不是為了給顧客一個良好的閱讀經驗,而是,改變企業主管,提高他們的競爭力。
你認為自己處在什麼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