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景的實踐

閱讀與介紹這本書,讓我感覺到非常大的感觸與感慨,因為在台灣過去二十年來成長的過程,有的企業成功了,但大部份的企業都失敗或仍在非常艱苦的階段,對所有創業家與資深領導者而言,有許多的無奈、磨難與解不開的疑惑,但這本書卻給我們非常清楚的答案,他不但整理出影響企業成敗的關鍵因素,而且提出了一個完整的運作模式與導入的流程與細節,我願意推薦給所有現在與未來的領導者,因為這本書真的是一本訓練與協助領導者的經典之作。作者Mark Liption在這本書中提出了幾個非常突出的見解,第一、成長的願景,第二、願景的結構模型,第三、導入成長願景結構的流程與步驟。
首先,作者提出了他的研究成果,從1990年到目前為止,企業面臨的幾個重大成敗關鍵,從研究當中看到許多穩定且體質不錯的大公司不支倒地,提出良好獲利計劃的新創事業,卻在不斷擴充的過程中猛然崩塌,在同樣的機會與資金的條件下,研究報告發現到一個大家長期忽略,卻是具有關鍵轉折點的隱藏事實,那就是成功的企業與失敗的企業,最大的差異在於他們有沒有”成長的願景”。在過去,許多企業都把願景當作是一個流行的策略,領導者都會提出美麗的宣言,但事實上卻沒有與企業發生連結的效應,甚至私底下是充滿了排斥的念頭,但作者發現那些成功或偉大的事業,卻掌握了二個非常重要的關鍵因素,第一是企業必須不斷地成長,才能夠吸引人才的加入及維持企業存在的競爭力。第二、他們把成長與願景結合,啟發了可預見的事業未來藍圖,讓整個團隊十分專注地朝這樣一個未來成長的目標前進,使得企業產生了真正突破性的力量與平台,把成長加入願景的元素中,讓所有的人真正看清楚企業在未來的時點上,持續存在的真正原因,也因此能夠找出突破性的策略來引導企業走到未來的時點,並且更能發現與堅持他們所需要遵守的價值理念,而這些價值理念能夠讓整個企業中的每一個人,在行為上鞏固企業存在的因素及反應出適當的策略彈性。

世界上偉大的專家學者們都想提出永續的經營模式,但這本書的作者卻是以一個學者研究的堅持,及實際協助許多企業落實願景過程的豐富顧問經驗中,提出一個具有驗證成果的願景結構模型,他提出了一個同時能滿足理想與現實的完整模型,這樣一個突破又實用的模型,非常值得大家深入的探討與使用。用作者在書中提到的一個非常巧妙把組織視作紡織品的譬喻,來解釋這麼深度的模型,讓人有非常直覺的感動與理解。他提到在任何的編織品都需要二組紡線,第一組是”經線”,是直接掛在織布機上,就像企業獨特的成長願景一樣,包含了企業存在的理由、競爭的策略與執行的價值觀,另外一組的紡線稱為緯線,它需要花許多的時間才能穿越經線,而經線跟緯線彼此穿織才能構成真的織品,而緯線中包含了三個非常重要的願景組織架構,第一、形成與維繫容許成長的文化,第二、決定組織的架構,第三、人力建立程序,文化是價值的延伸,策略引導了架構,而如何完成一個招募、挑選、融入、發展與維繫的人力建立程序,才是企業持續維持存在的真正理由。至於緯線如何穿越經線,則是依靠紡織上一個非常重要的工具,稱為梭子。梭子就是組織的經營團體,緯線?繞在梭子上,梭子則在經線中不斷的穿梭,於是梭子這個經營團體把成長的願景(經線)帶到組織存在的每個角落與縫細。用這個巧妙的譬喻,經線、緯線與梭子,清楚的表達出作者在書上所提出的”願景結構模型”。

相信成長的願景與願景的結構模型,並不代表能成功的導入企業中,這本書最大的價值,就是作者把過去自身導入的豐富經驗與實際案例,非常有系統且細膩地描繪出來,可稱作導入成長願景結構的流程與步驟。他提出了在執行過程中真正成敗的關鍵答案,第一、願景的成功與否完全繫於”熱情”的所在,熱情是一種經驗、承諾與心態,如果領導者缺乏影響人們這種情緒的能量,很難讓自己與別人克服心中對成長願景抗拒的人類本性,這種心智模式轉換的能量,需要透過許多反省式的磨練才會產生,如何找到這樣熱情的人及培養自己這樣熱情的能力,是領導者能否帶動企業成長最基本的考驗。第二、如果一個企業仍然由創業者主導,不但會造成成長的緩慢,而且是十分危險,它無法藉由經營團體的加入而產生集體的競爭優勢,因為經營團隊才是把成長願景落實到企業每個角落的關鍵角色。第三、文化就是組織的人格,成功企業的祕訣是避免太多管理控制機制中的嚐試行動,所招致的負面結果,而忽略到組織的社會控制機制模式,才是更有效果的控制工具,因為它把控制由管理者的身上移交到第一線承辦的員工身上,使得每個人都有熱烈參與和緊密分享的強烈感受,這就是組織文化與管理規則最大差異所在,也唯有如此,才能讓創新的種子不會被僵化的管理所消滅。第四、所以組織在趨動成長的過程中,卻發現自己受制於一個減緩其成長的組織架構,於是陷入一個快速擴張、立即緊縮及成本搖擺的惡性循環中,這種組織架構就是由威權模式所形成的傳統層級架構,它愈來愈專注於內部管理者的滿足而忽略客戶需求的滿意度,各部門的資訊傳遞中,透明度愈來愈低且有價值的內容不斷拆損,而最基層的人的決策能力受限,使得無法迅速反應市場的變化。作者提出如何創造出一個活力層級組織架構的方法,讓成長不為架構所限,他發現一個最好的黃金法則,就是由策略來決定架構,換句話說,就是以滿足客戶的策略所決定的價值主張為組織的核心流程,才能真正形成獨特的競爭優勢,而這種活力組織是一種高績效、可跨越且被信任的一種群集組織型態。第五、在作者整個研究過程中,發現到能夠持續成長的企業,仰賴的並非科技、專利、策略定位,或者成為市場先驅,而是他們發展出用以管理人力的程序,這是一套完整的制度,將員工、經理人與投資者變成利益共同體,並與成長的願景站在同一個陣線上,於是產生一種獨到的優勢,它在召募徵選中,讓新人產生一種對高效率表現的一種期待與成就的需求,而讓所有員工在個人表現、團體業績、事業部門績效與整個企業的營運成果,皆在一種十分精準的績效評估制度中,正確且即時的反應出來,於是產生一種吸引並維繫優秀人才的方法,及提升員工驕傲感與忠誠度的正面效應,這就是組織持續存在與快速成長的關鍵訣竅。

這本書所反應出所有的事實、案例與經驗,不但讓我們看到從1990年以來,歐美先進國家產業的成敗的起伏景像,似乎也讓我們更清楚的看到過去台灣產業成敗應有的省思,更無情及透徹的反應出台灣企業家及領導者在未來成長中所會遭遇到根本原因,也因為如此,這本書對台灣的價值將影響深遠,我強烈的建議各位不只是閱讀一次,如果能夠來回的咀嚼決三次以上,我相信您會與我一樣,十分努力的把它運用在自己組織未來願景發展、變革或轉型的行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