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科管百大好書:《完美大未來》

書評撰寫人:政治大學智慧財產研究所所長 劉江彬

這是一本我所看過談全球化最透徹最平實的好書,人人必讀。
本書原名A Future Perfect,由「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就美特派員米可斯維特(John Micklethwait)及伍爾得禮奇(Adrin Wooldridge)所共著,後者曾得過普利茲獎。他們兩人長年在歐洲及美國東西兩岸工作,以敏銳的觀察力,引用大量生動的例子,深入淺出,藉著流暢的文筆探討全球化的議題。
著者自言本書有二大目的,一為釐清與全球化相關的各項事實、形象及意見上的大混亂;二為對全球化進行智識性的分析。兩位迫不及待的告訴我們,全球化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意義,沒有人真正搞清楚它的涵義。英美認為全球化即是現代化;法國與亞洲政府認為意謂著美國的宰割;保守派及藍領工人,卻認為它表示美國的軟弱無能。
在書中,著者為全球化提出許多的辯護。完全的全球化不可能,而在全球化過程會有許多輸家,包括窮人、教育程度不高的人及公營企業的員工。但是到底贏家多於輸家,而且輸家不能怪罪於全球化,經濟災難也不能以全球化為代罪羔羊。因應全球化的法寶包括:丟棄狹隘的思維方式以慷慨寬大的態度面對壓力,不斷維持創新能力,從新思考及調整政府的功能。後者包括對醫療服務系統及公立教育體系的重新檢討及設計。這些話似乎是衝著我們而來,讀後令人冒汗。
本書共公六篇十六章內容極為豐富,第一篇談論全球化的興衰史,包括經濟學家凱因斯(John M. Keynes)等大師的經濟理論與全球化的關係,及他們之間不同的見解。全球化的力量無法抵擋,但有些最有智識、最有才幹的人還是一直在反對全球化。
第二篇論述全球化的三具引擎,份量最重。這三具引擎即科技、資本市場及管理,它們彼此之間非常巧妙的契合形成現代資本主義(modern capitalism),造成了龍捲風幾乎吞食了一切。電腦、電話及電視成為三位一體,對資訊科技及全球化造成鉅大影響。骯髒的金錢幾乎造成南韓精神分裂,IMF、世界銀行、共同基金等金融機構對全球化有推波助浪之功。科技及資本市場的壓力,使企業非採取管理措施不可;令管理上軌道背後的理念和人物,是支持全球化的第三股力量。而主要散播管理理念者包括:跨國企業、企業管理顧問公司、商學院及企管大師。著者似乎提醒我們,好的壞的都適用全球化,色情無國界,同情心也全球化。
在後半部的書中,對全球化的迷思、互相依存的策略、輸家與贏家及未來願景都提出建議。著者對公司規模、全球性產品、傳統經濟學原理的疑惑、零和遊戲、地理消失等問題提出他們的看法。對因應全球化,著者建議六條原則,其中包括人的恩素仍然非常重要。
著者看出對全球的反彈及不同利益團體的對抗。為解決抗爭,各成員必須負起應有的責任。政治人物及企業家有責任確保全球化有效運作,他們必須重新思考民族國家的概念,減少管制鬆綁法令,企業家則應有更廣闊的眼界及人道胸懷。
這本書雖然為全球化提出了辯護,但也對全球化的弊病及所產生的結果做了充分的描述及說明。不只是對正反兩面都做了平衡報導,對於所以造成這些現象的原因也提出他們的看法。最令人欣賞的是,因為他們接觸面的廣泛,對每一件事情的說明可以舉出活生生的例子,讓讀者能清楚的了解本意。更重要的是,對如何因應全球化的來臨,他們都提出了具體而可行的建議,不僅僅是理論性的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