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科管百大好書:《綠色資本主義》

書評撰寫人: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王俊秀 教授

本書由商業生態學的理念以及洛磯山研究中心所參與與收集的實際個案結合而成,在南非永續發展高峰會期中出版中譯本,特別有意義。資本主義經過亞當史密斯以「看不見的手」加持之後,再以工業革命作搖籃,呼風喚雨近兩世紀,成為「愛恨交加」的兩面刀,如以「人類中心主義」而言,跨國企業為主的經濟殖民現象仍方興未艾、貧富差距每況愈下,難怪消滅貧窮成為本次高峰會的重點。但如以「生態中心主義」而論,成績單更是滿江紅,因為由資本主義操作邏輯而來的「看不見的腳」踐踏了無法用錢衡量的生態環境,地球末日鐘與日益擴大的生態足跡可多少說明其嚴重程度。故在此文明或野蠻的轉捩點上,本書企圖對資本主義進行典範轉移的工作:由經濟資本主義轉移到自然資本主義(本書稱為綠色資本主義)與人文資本主義(本書稱為人力資本主義)。消極上,將「反資源」、「生態包袱」、「異化成本」與「鄰避產值」等造成「自然打折」的社會成本「內部化」,進而讓向來強勢的經濟資本的比重至多成為原來的三分之一。積極上,實踐「環境保護是最好的經濟發展」,落實永續發展同心圓的新典範:以環境為主軸的社會與經濟發展,包括資源效率提升與消除浪費所形成的「負瓦數」、「負旅行」等綠色新商品。

在前述背景下,典範轉移作為一種社會工程更為重要,改變觀念之後的決策與行動,才具有全方位的永續度。如此的新思維有助於回應書中提出的兩句名言:問題不可能在所處的情境中得到解決;所有致命的錯誤都是在第一天犯下的。因此對於能夠從事「超越情境」與「永續決策」的個案,閱之令人動容,他們以「像山海一樣思考」的哲學情懷來處理經濟問題;用「當生命碰到生命」的態度來看待早期被人類「原料化」的自然,進而師法自然,善待自然,由「經濟規模」到「生態規模」以便產生「從搖籃到搖籃」的共生設計流程,小至產品,大至城市社區:讓人造世界接近自然世界。

生態學的最小律主張:供應最少的元素將控制一個系統的成長,而本書正聲嘶力竭的告訴讀者:限制地球系統成長的稀有元素正是綠色資本,其中最重要的是無法替代與創造的生態服務系統。俗稱「小地球」的生物圈二號計畫產生的困境才讓我們知道「大地球」的神奇貢獻。對比之下,地母所提供的生態服務,使得處於食物鏈頂端的狂妄人類顯得多麼的無知與無用。換言之,一切向錢看的資本主義思維與行為已經創造了一個「第四世界」:因環境受破壞而組成的野生動值物、人民與空間。「沒有土地,那有花」就象徵著環境與發展的關係,無法珍惜環境,理所當然會落入「窮到只剩下有錢」的窘境。作者們呼應西雅圖酋長的主張,提醒讀者:對土地不應該僅用英畝與美元來衡量,要用愛與尊重來衡量。

本書有別於1972年出版的羅馬俱樂部報告,不以「世界末日預言」為訴求,而主要是以積極行動的「典範個案」來激勵人心,強調「向前跳躍,向後思考」的創意思維。由於環境社會學主張國家、資本家與住家為環境破壞三大家,本書個案也分別與之展開對話,包括瑞典綠標個案、企業綠股、綠色社區與綠建築,特別巴西庫利提巴市個案,讓幾乎絕望的人們看到了希望。綜合言之,本書所揭示的綠色資本可擴而包括回歸 Eco (Oikos: 地球之家) 的經濟資本、有謙卑關懷的人文資本(人不是自天降臨的神,而是由地下升起的爬蟲類)與好山好水的自然資本。台灣以綠色矽島自許,如果要走永續台灣的路,必須以綠色為主,矽島為輔,因此本書也應該是台灣執政團隊必讀的書。